股市、期貨、基金、房地產、外匯 獲利60招

今周刊.撰文:歐陽善玲

台股高檔震盪,投資人進退失據,即使是市場老手,也難精準掌握大盤動向。

與其費心猜測指數,不如吸取市場前輩的寶貴經驗及智慧,才能出奇制勝。

《今周刊》訪問20位投資贏家,他們不是縱橫股市超過20年的長青樹,

就是在期貨、基金、房地產及外匯操作上,擁有傑出表現。透過他們口述的方式,

重現一生中最關鍵的戰役,並提供投資人最受用的60招獨門心法。

《股市絕學》作者東山曾在股市賺進人生最大財富,

但也在最短時間內,賠掉可觀的資產。二十三年股市經驗,

他認為股市如戰場,而藉由《孫子兵法》的智慧,可從中拾獲珍貴的股市戰術。

股市篇》從一二○%的報酬率到賠光六千萬元資產/東山:高點回檔五% 我就會離場

真正接觸股票前,我不相信只要看著黑板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這回事。

進場後,一連幾度受重傷,才慢慢對股市有了些粗淺了解。

一九八八年,市場上最紅的題材是「六輕計畫」。

在當時大環境氣氛使然下,我也參與了六輕行情,

第一檔股票買的就是台塑。那時候,漲跌幅限制還是三%。

一個月內,我就賺了六十萬元,投資報酬率達一二○%。

當時在台北市買棟公寓的價格,大概是一百萬元。

會賺不是本事 落袋才是財富

第一次買股就大發利市,讓我產生錯覺。以為股市是只賺不賠,

而股票只會漲、不會跌。仗著第一次投資就賺錢的自信,

我開始從本業抽資金投入股市,也開始理解為何人有了一百萬元後,就會想要一千萬元。

同一年,政府課徵證所稅風波,大盤從九月二十四日開始,

無量崩跌十九日。我這才發現,原來股市也會走空,

但對空頭還是沒什麼警覺。第二年,指數從歷史高點一二六八二點,

下殺到二四八五點,只花了八個月時間。而整整跌掉超過萬點的過程中,

我的資產從現金六千萬元,到最後只剩下二十八萬元。

這個慘痛教訓,讓我深刻領略到「會賺錢不是本事,具體落袋才是財富」的道理。

我開始修煉、修正自己,嚴格設定停損點。後來發現,

股市價格有其連動慣性,以多頭行情而言,「一旦穿頭,就不許回頭」。

簡單講,一般正常多頭走勢應逐步墊高,若不是這樣或有明顯回檔,

回檔未必就是回跌,但回跌的基礎就是回檔。

像二○○八年五月二十日那天,台股最高九三○九點,雖已穿頭,

但因不能持續走強而回頭,大盤即一去不復返,而我幾乎是全身而退,

最大關鍵就在運用了「穿頭破底」的多空觀念。

「量」常說謊 「價」才真實

舉例來說,假設股價最高到一○○元,當開始回檔修正五%時,我就會離場。

這樣就算是在高點才進場,最大損失也只有五%,不至於受重傷。

反之,若是在起漲點買進,則也不過少賺五%而已。

因此,會找賣點及停損點,是股市投資第一步。而能在相對高點出脫的人,才是真正高手。

其次,市場上常聽到「選股不選市」,在我看來這句話根本不成立。

道理很簡單,覆巢之下無完卵,絕大多數個股走勢一定要看大盤臉色,

很少有大盤走空,個股還能獨自表現的道理。打個比方,

大盤像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個股就像枝幹或樹葉。

若樹根營養不好、無法將養分送往枝幹,那樹葉怎麼可能長得好?

很多人以為選股不選市能賺錢,輕忽大盤的力量,最後一定受重傷。

股市變數太多,就算再聰明、再有智慧的人,也難搞懂其中奧妙。

因為股市投資人都是烏合而成,散戶想法隨著行情上上下下,

而忽多忽空、缺乏定見。所以沒有一套標準公式,能精準預測大盤。

有人說,「量是不會騙人的」,但在我看來「量」就經常在說謊,

只有「價」才是真的。所以,價量背離又如何?為什麼一定要價漲量增?

經驗顯示,價到頂後,量經常未必到頂。而價才是多空運作的本質,

因此在股票市場,大盤(價)才是老大、個股是其次、量更是其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