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代,窮到沒飯吃的劉家得把其中一個兒子送給別人養,

如今他們卻成了中國首富之一。他們在文革時受到歧視,但突破困境,

把小小的鵪鶉養殖場變成中國最大的民營公司。

 

「早年經歷的困境使我們更堅強,」六十歲的劉永行說。

工人出身的他,如今被富比士雜誌列為中國首富之一,

估計身價為三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九百六十億元)。

劉家是中國第一代的億萬富翁,出生於糧食配給、價格管制、

共產黨口號的年代。他們成功致富的故事是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指標神話,

象徵過去三十年來,出人意表地擁抱資本主義後,這個國家所經歷的轉變。

然而,他們的故事也突顯了現代中國的矛盾,一般工廠工人

平均每周薪水低於五十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六百元)。

 

令人疑惑的並不是劉家兄弟為何得以成功,而是中國為什麼沒有更多像他們這樣的人?

中國鄉間蘊藏著豐富的實業家資本,以及實質商機。

 

中國首度對外開放以來,全球化經濟第一次進入劇烈惡化,

中國必須尋找更新、更實質的成長模式。衰退的外需對中國的經濟奇蹟造成威脅、停滯;

北京的領導人則必須面對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問題,如貧富不均及自然環境的惡化。

 

舊的遊戲規則開始瓦解,出口導向的經濟形態有過熱的傾向,

現在的中國處於轉型期,需要新的發展模式。經濟學家希望

下一波致富潮會啟發更多創新的實業家,開發更多貧窮鄉間的資源。

 

對劉家而言,這樣的過程本來不太可能。

 

如同眾多的中國實業家,劉家兄弟致富的過程得回溯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鄧小平大膽呼籲中國擴大對外貿易,支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

稱之為「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中國領導人的談話中,

這是最具實質意義的一次,政府允許一些人先致富,方法甚為激進。

 

在幾十年的孤立和對資本主義的敵意後,中國政府開始放寬經濟管制,

鼓勵人民致富。隨之而來的,是三十年的驚人經濟成長,以出口為導向的財富熱潮。

根據世界銀行估計,有四億中國人因而脫離貧窮。

 

在此不久之前,劉家四兄弟還在農場或國營工廠辛苦勞動。

由於身為地主後代,他們被冠上「反革命」罪名。歷時十年的文革期間

(結束於一九七六年),他們的父親被送到勞改營,母親受到公開批鬥。

 

然而,一九七八年,劉家兄弟有三人取得當地大學的入學資格,

不久便展開創業之路。當時,較文靜的永言三十三歲,研讀工程;

三十歲的永行擅長維修收音機;外向的永好二十七歲,在技術學院教書。

他們都繼承了父親在科學和科技方面的興趣。

 

劉家兄弟的首度嘗試是電子公司,卻馬上失敗。因為,當地官員認為

「資本主義色彩太過濃厚」。當時,個人無法擁有工廠,也不能從事電子業。

中國人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實業家」,而非「資本家」。

資本家仍然是個污名,即使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兩者的區別。

 

不久,劉家兄弟籌措了一百二十五美元(約新台幣四千元),

在古家村飼養鵪鶉。當時,古家村是當地最貧窮的村子之一,

水電皆無,只有茅草房。不過,條件已經足以飼養鵪鶉。劉永行解釋

:「我們的資金和場地都不足,鵪鶉體形不大,不需要多少飼料。」

 

突然之間,其他村子也開始效法,大城市的客戶排隊買鵪鶉蛋,

古家村成了全國鵪鶉養殖中心,劉家兄弟也因此累積財富。

 

沒多久,他們就成了當地第一批受到政府表彰的「萬元戶」,

是成功累積財富的社會主義實業家典範。文革期間,

做生意的是萬惡的資本家,受到唾棄;然而,到了一九八二年,

政府開始表揚那些「先進財富的創造者」。

 

早期市場的混亂也提供了很多機會。

 

率先向市場改革開放的是農業,劉家兄弟很快地把觸角伸向動物養殖業。

當多數農民還在用餿水飼養牲畜時,劉家兄弟仿效泰國卜蜂集團的新型飼料生產技術,

他們是中國的第一批外資。劉家兄弟設法讓農民相信,購買自己生產的飼料

可以讓牲畜長得更快,他們以低於卜蜂集團的價格迅速占領市場。

 

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九○年間,中國的穀物產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當時,中國人的生活水準大幅改善,肉製品的消費迅速成長,

對飼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是飼料業的黃金時期,他們正好把握了這個機會。

 

一九九四年,他們的成功得到共產黨的認可及表揚:

「中國經濟改革的未來要靠這些社會主義實業家。」

 

很快地,他們給集團取了新名字:希望集團。

 

劉氏兄弟將今日的成功歸因於市場改革,他們也承認黨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了一九八四年,幾乎四川省所有的官員都到過他們的農場,是最好的廣告。

 

四川是全世界養豬量最大的地區,希望集團在四川迅速擴張後,

開始在全國成立飼料工廠。到了一九九二年,希望集團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

劉氏兄弟將其一分為四,讓四兄弟隨其興趣、各自發展,逐漸將家族事業多樣化。

儘管坐擁上億美元的財富,在親戚朋友的眼中,劉家兄弟仍然勤儉、謙遜。

身為中國首富,劉永行只坐經濟艙,兄弟甚至連私人助理都沒有。

他們和大多數的中國實業家一樣,堅持不炫耀或沈迷於奢侈品中。劉永行說:

「炫耀財富是很荒謬的事。」

 

三十多歲的劉相宇是劉永行的獨子,畢業於南加大,正為接班做準備。

他表示:「我的目標是把東方希望集團帶向全世界,如果全世界不可能,

至少向東南亞進軍。我們正在尋找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