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一部名為「虎膽妙算」的影集,每次開頭主角都接受到上級一份指令,要求在一定時限內完成。

為了達成任務,男主角即針對任務特性所需要的能力開始尋覓適當的人選,在最短時間內召集這些

能人異士組成最佳團隊著手進行,也因為適才適所,最終也得以完成任務。

雖說劇情頗為戲劇化,但從實務經營的角度來觀察,找到適當的人去做其擅長的事,絕對是組織發展的關鍵作為。

不過,一般來說,組織所面對的環境及任務很複雜,通常需要組成團隊來應對,一個人很難完成所有事情。

但什麼樣的組成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呢?

英國學者貝爾賓博士在他的團隊角色理論中指出,
一個理想的團隊應該由擁有八種特質的成員組成,

這八種團隊角色分別為1.公司工作者;2.主席;3.形成者;4.設計師;5.資源調查員;6.監察評估員;7.團隊工作者;8.完事者。

這些角色各有其特質,可以在團隊發展中貢獻其獨特的優勢。例如公司工作者的特質是熟悉

公司運作,有紀律及行動力,樂於解決組織問題,但創意較弱;主席的特質在於長於協調

合作、鼓勵他人發揮長才,因此很適合擔任專案管理的角色,不過常讓人有被支配的感覺;

形成者則較結果及工作導向,但缺乏耐心;設計師則想像力豐富,擁有很多創意,

具獨特見解,但其較缺乏組織,與組織較不同步。

資源調查員的特質則為人際網絡多元,善於尋求外在的機會,但其耐力較差,需要常被激勵;

監察評估員特質則是冷靜理性,具分析性格,但速度較慢,也缺乏熱情;團隊工作者喜與人相處,

人際關係圓融,但也因過於注重別人的感受而瞻前顧後,缺乏決斷力;完事者則要求完美,

重效率與細節,但也因過於注重細節而可能延遲進度。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發現,要完成一個專案,需要不同特質的人的組合,才能有效面對不同的問題與挑戰。

而也因為每個人不是十全十美,因此需要團隊合作才能達成高績效的目標。

從貝爾賓博士的團隊角色理論中也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發與應用。首先,若我們可以掌握組織成員的特質,

那就可以依照任務的特性來組成合適的團隊,提高專案計畫成功的可能性。

其次,在選擇新血時,可以依照工作特性,來招募具有相關特質的人,以適才適所;再者,這理論也提醒主管

應該容人之短,用人之長。亦即做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能夠掌握每個角色的特質及弱點,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

最後,對讀者也是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了解自己在團隊中所常扮演的角色,除了強化這些角色正面的特質之外,

也應努力改善這些角色的弱點,讓自己能力與重要性更上層樓。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