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的隱憂使實體黃金、金條或金幣的投資人急遽增加,
但實體黃金除了有失竊的風險外,黃金價格的表現恐怕也會令投資人失望。
去年散戶投資人對金融體系極度恐慌,買進的金子幾乎加倍,
大增至862公噸。近來恐慌性買盤略減,
但經濟衰退可能延長導致股市受創的憂慮取而代之,
使黃金仍受到投資人青睞。投資人愈來愈擔心,
歐巴馬政府大規模經濟振興支出可能引發通膨。
雖然投資人買進的黃金已從2008年的高峰期下滑,
但數量仍大,第一季買入130公噸,比十年來的季平均高出50%。
分析師預期,到今年底前銷售仍會保持強勁。
衰退使工業用黃金及飾金的需求大減,但投資人的需求強勁,
撐金價居高不下。今年4月通膨疑慮再現,
金價升至每英兩逾900美元,並在6月初攀抵983美元。
印度最近加倍徵收黃金進口稅,才使金價下跌至909美元。
投資人搶購黃金,使鑄造金幣的美國鑄幣廠(US Mint)必須加速生產。
至6月底止的今年上半年,美國老鷹金幣的銷售已逼近去年全年的79.4萬枚。
因為供不應求,鑄幣廠還必須暫停銷售。
雖主流財務顧問常建議,投資組合應有10%長期放在黃金等商品,
但另一些顧問卻認為,包括實體黃金或黃金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在內的任何黃金都不該買,因黃金在亂世中表現好,其他時候則欠佳。
金價波動大於股票。Truepoint資本公司投顧服務部門主管說,
過去40年間,黃金的波動比標普500指數幅度高三分之一,
報酬率卻較低:每年只有8.4%,不及標普指數的9.1%。
黃金的通膨避險表現也非十全十美。金價1980年1月
升抵每英兩850美元的歷史高點後,兩個月內重挫近44%,
到2008年1月才又再觸及850美元,這段期間通膨率雖達175%,
金價卻沒有變化。今日金價確實遠不及1980年的高峰期,
如果計入通膨因素,當年的850美元應該值今天的2,206美元。
黃金也不如股票,不會有股息或利息。
持有實體黃金的最大威脅是遭竊。以美國保險業者Allstate公司
一般家庭竊盜險為例,家中失竊黃金最多只理賠約200美元。
交易商FideliTrade公司有保險庫,可負責保管,
每年依投資人黃金資產的0.75%收費。
【2009/07/1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