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或許有人會問,有人會害怕買保險嗎?

 

不用懷疑,真的有人會害怕買保險,或許是因為他們可能想太多、

 

不知道要怎麼買、要找誰買、或是之前有聽過或碰過不愉快的接觸經驗,

 

所以就算真的有保險需求,也會難以啟齒或是拖拖拉拉。

 

會想要買保險當然是件好事,代表你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感,

 

也願意對未來的人生做比較長遠的思考,而且有了居安思危、

 

未雨綢繆的意識。但是,很多人在這件事情上,都缺少即知即行的動力。

 

轉移風險 當務之急但就算有人幫你介紹了業務員,或是拿了很多商品DM給你,

 

如果你自己沒有先思考過買保險這件事,又或是在那邊擔心如果問了業務員,

 

又沒有跟他買會很不好意思,亦或是考慮到人情壓力的問題,

 

而遲遲不敢去做,到頭來反而是你把自己暴露在風險中。

 

不過,在買保險這件事情上,我一直認為,好的保險觀念遠比好的保險商品,

 

就可以釐清自己的保險需求,也可以衡量出負擔保費的能力,

 

也就不會太去擔心這些枝微末節的問題,畢竟透過保單轉嫁風險,才是當務之急。

 

我常會問朋友:「你覺得你的保單是跟著你走,還是跟著業務員走?」

 

「你有可能為了人情,每年都買一張新保單嗎?」「就算買了人情保單,

 

如果發生理賠狀況,但你持有的是有效保單、且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那你有聽過保險公司合併後,保戶因為權益受損而上街抗議的事件嗎?」

 

其實,大多數的人仔細回想後,就會覺得買保險沒有這麼可怕,

 

只要按照正常的市場機制來買保險,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

 

會買得比較安心,因為買保險最主要的還是解決自己的擔憂,

 

及分散家人的風險,不是嗎?弄清需求 不怕買錯而且,

 

我覺得沒有所謂的「買錯保險」這件事,應該是說,

 

你本來想買的是「醫療險」,結果卻因為某些因素導致你買了「儲蓄險」。

 

或是,你本來想買「儲蓄險」,結果卻買了「投資型保險」。

 

但就本質上而言,這些都是保險商品沒有錯,錯的是你買的商品,並不符合你的需求。

  

不能全都推給某一方。為什麼呢?首先,不管業務員用什麼方式跟你推銷保單,

 

最後成交一定都是要保戶親自簽名同意,而且都還要按照要保書上的健康告知事項,

 

逐一勾選,最後還要先預繳保費,所以照道理說,保戶應該知道正在買保險

 

或是已經買了保險。再來,大約過了1~2個星期,你就會收到正式的「保險單」,

 

翻開來看保單首頁,你就會看到保險公司名稱、保單號碼、要保人、

 

被保險人、保險契約始期、終期、保險項目、險種代碼、繳費年期、

 

保險金額(計劃)跟每期保險費等等的詳細資訊,所以這時候你應該心裡有數,

 

你買了什麼保單、要繳幾年跟多少保費。

 

然後,再往後面翻,你就會看到你當初填寫的「要保書影本」,

 

以及你所勾選的告知事項及投保內容,還有你自己的簽名跟業務員的簽名。

 

再翻過來,就是進入保單條款的部份。如果說在收到保單後,

 

你都有照著上面的步驟去看,應該就可以確認當初有沒有.

 

 作者:傑克船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