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已用電子郵件方式通知部分正承做上述這些產品的銀行,
表示這3項附加商品,都是金管會正研議禁止的方向。目前
「雙幣存款」以5大外商銀行花旗、匯豐、澳盛、星展、渣打最多,
不少中、外商銀行都陸續推過存款加保險專案。
為吸引存款資金,不少銀行都採用存款「綁投資工具或綁保險」等方式,
例如3個月台幣定存利率0.6%,若同時再花10萬元買張保單,
利率就可再加碼2個百分點,3個月台幣定存利率就可提高到2.6%,
比3年期定存利率的1.1%還高。
金管會認為,存款再綁保險或其他投資工具,會造成投資人
因想獲得較高利率,而同時購買其他金融商品,但這些金融工具
有可能產生虧損,吃掉預期中的存款利息獲利,且目前銀行業
幾乎都在衝保險業績,這種「綁」保單的方式,也被金管會視為在變相推銷保單。
除了存款不能再綁保險及基金等投資工具之外,金管會也釘上外商銀行
「雙幣存款」,但這個「雙幣存款」,與「雙元貨幣帳戶」不同;
前者是兩種幣別的存款綁在一起,例如「澳幣加美元」或「澳幣加台幣」,
但「雙元貨幣帳戶」則是個選擇權,並且「不保本」。
由於「雙元貨幣帳戶」並不保本,金管會從去年起,
就要求外商銀行盡量少承做,這種產品已全面降溫。
不少外銀改推「雙幣存款」,即將兩種幣別的存款綁在一起,
存款人兩種貨幣都要存,這種「雙幣存款」利率也喊得很高,
例如澳幣存款加碼後,利率達4.88%,照樣可吸引投資人。
但金管會認為,只要是外幣就有匯差風險,不宜用這種方式推出。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報導/2010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