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好書系列共有五套,引領孩童認識世界,拓展全球視野的圖畫書。
每一本書都是以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地的插畫家以不同的風格繪製。
引導孩子了解世界、認識全球的差異與變化,是為孩子開啟成功人生的重要關鍵。
透過繪本多樣性的社會環境主題,培養孩子思考與判斷,強化人生目標。
◎每一本的圖畫都具有特色。可以作為藝術的欣賞,豐富視覺。
河邊的舊書村-英國
英國威爾斯地區威河(Wye)邊的海伊村(Hay-on-Wye),
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因為處於交通路線上的必經之地,
成為重要的軍事據點,自古以來就一直是熱鬧的小村子。
但是二十世紀以後,開始沒落,村民逐漸外移,幾乎荒廢。
1961年,一個名叫李查‧布斯(Richard Booth)的牛津大學畢業生
回到了他的家鄉,開設了一家舊書店,希望透過他的夢想改變家鄉的命運。
到了1970年代,海伊村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舊書村,擁有將近一百萬冊的舊書,
聲名遠播,受到國內外的注目。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更是把這個舊書村打造成旅遊勝地。到現在,海伊村的舊書店一共大約有30家,
每年暑假都是訪客的高峰,為海伊村及附近地區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這本書以主人翁寫信給為了謀求工作機會而離開海伊村的父母親的方式,
來敘述這個舊書村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李查為了追求理想,
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可以看到村民合力協助,幫助李查實現夢想的溫馨故事。
爸爸離家時-美國
這本繪本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為背景,
敘述小女孩波麗在失業的父親前往田納西河,參與興建水壩前夕的心情轉折。
爸爸離開的那一天,波麗在沮喪難過之際,巧遇殘障少女潔西。
潔西帶波麗去撿拾從火車上掉落的煤炭,波麗因此有錢買禮物送給爸爸。
兩個人在互動之中,潔西樂觀向上的心情影響了波麗,
讓她能接受父親遠行的事實。故事溫馨感人,值得閱讀。
爺爺的有機麵包-日本
在這個全球貿易時代,每個國家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
可能都沒什麼不同;但是透過另一個國家孩子的眼睛,
他們很容易就能記得那種生活氛圍,那種地理環境,和那種文化特色—
特別是讀完色彩悅目的繪本,對那個地方的了解,可能比千里迢迢坐飛機去一趟,更覺深刻。
日本小女孩道太郎雪子,患有嚴重的皮膚過敏,她不停地抓癢;
而且因為媽媽工作太忙,她得自己留在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台灣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幼兒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
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環境和飲食;
這本《爺爺的有機麵包》就是透過雪子的眼光,描述日本鄉村的美景,
小麥的生長過程、麵包的製作,帶出了有機農業的必要性,也讓小讀者體會到,
每一份食物所包含的,除了大自然提供的珍貴養分,還有照顧者的寶貴心意。
《爺爺的有機麵包》不只是讓孩子認識日本的地理書,更是讓孩子愛護環境,
在生活中隨時心懷謝意,並且飲食更健康的溫馨故事。
兩把小提琴-德國
這本書很成功的描寫在一個國家統一後所造成的文化差異下,人們該如何共處。
在當前的世界局勢下,有許多戰爭尚未平息並造成了國家的無謂分裂;
請將揚揚和馬克作為我們的借鏡,誠摯的希望所有人能懂得合作與
互助所帶來的強大力量。即使你身邊的朋友來自不同的地方,
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藉由如此像交響樂般的合奏,台灣也能持續與世界接軌,
持續擁有富足與和平的社會。
藉由此書與台灣的讀者分享在世界上的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一段小故事,
讓我們了解它,並積極的投入在我們身邊有趣的事物,甚至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