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或許去過東京好幾次,但東石在哪裡?

你肯定知道台北,但台西又是什麼地方?

提到屏東,你只認識墾丁和大鵬灣?

一心想去西藏探索少數民族的你,從來沒聽過西拉雅文化?

正申請出國打工度假的你,又是否想過,除了故宮和台北101,

還能如何介紹台灣——這塊你生長的土地?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可是急於與國際接軌的台灣青年,

對家鄉的一切人文歷史、地理生態,普遍陌生,想不清楚,也說不明白。

在弔詭的全球化時代,台灣的年輕人總是渴望靠世界很近,

但不知不覺中,卻離自己腳下的土地很遠。


     「 如果台灣年輕人都不在家鄉旅遊了,我們如何希望外國觀光客會來拜訪?」

青輔會主委王昱婷不禁要問。


訪台灣、瘋台灣 青年遊學新風潮

     的確,探索自己,不一定非去西藏、新疆才行,

志工服務,也未必要前進非洲、泰北才算數;人生的壯遊,

或許應該從腳下所立足的台灣啟程。


     4 年前,青輔會開始與各地非營利組織合作,

在寒暑假推廣「遊學台灣」活動,鼓勵15 到30 歲的青年以多元方式認識鄉土,

培養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情與關懷,成效斐然。


     去年,青輔會更從曾舉辦遊學台灣活動兩次以上的單位中,

遴選出29 個壯遊點,推出升級版的「青年壯遊台灣」計畫,

廣邀台灣青年及國際青年共同參與,並突破寒暑假限制,發展為平日常態性的壯遊行程。


     琳瑯滿目的「青年壯遊台灣」活動遍及北、中、南、東台灣,

類型以文化體驗為主,另外涵蓋了部落、農村、漁村以及志工體驗,

給青年們多元豐富的視角,重新認識台灣,

訪台灣(found Taiwan)也瘋台灣(fun Taiwan)。


     學員不僅可以探索苗栗客庄風情、台南西拉雅平埔族文化,

還能去彰化王功體驗養蚵、動手創作蚵藝,參與台南七股濕地護沙行動、

到淡水落實低碳生活與學習有機農業。


     如果這些還不夠另類,你可以深入新竹司馬庫斯這上帝的部落,

也能進入「台灣亞馬遜」——宜蘭哈盆的泰雅獵人學校;

或接受原住民祖靈召喚,到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留學,見證部落重建的過程。

又或者,你可以報名台中鞋技中心舉辦的製鞋與包包體驗營;

而如果你願意,帶著愛心去旅行,不必去印度垂死之家,

在伊甸基金會設立於宜蘭的教養院,一樣能進行志工服務。


     這些主辦單位不是專業旅行社,而是缺錢缺人、

卻仍堅持在地深耕經營的非營利組織。壯遊台灣的學員,

必須試著忍受一些、挑戰一些、體驗一些、參與一些、也服務一些,

才能了解自己,體會故鄉的美,並認識到文化傳承、生態保育、族群融合等公共議題。


認識自己 探索世界 從壯遊開始

     青輔會在2005 年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認為所學跟社會脫節,

對未來感到茫然。「但明知如此,再問大學生們做了什麼努力?答案也是『沒有』!」

王昱婷不解地說,「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不出去走走看看?

旅行是最容易瞭解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


     壯遊,就是一種探索與學習並進的旅行方式。

西方國家年輕人到其他國家壯遊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十八、九世紀,

日本政府近年也推廣「修學旅行」。


     「所謂壯遊,應該是突破舒適圈,跟自己的內在做挑戰,」

泰雅獵人學校創辦人鄭廷斌下此註解。


     他認為,人都有好逸惡勞,喜歡舒適,想要待在自己熟悉地方的習性;

只有將自己完全丟到未知、不熟悉、無法掌控資源的環境,才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山上的原住民孩子來到都市,就是他的壯遊,

都市孩子到山上,也是壯遊。而且如果你連自己的土地都不懂,

壯遊,又何必捨近求遠呢?」鄭廷斌點出時下年輕人對「壯遊」一詞的迷思。


     因此廣義來看,壯遊或許並不是單純以國內外來區分,

只要旅程中必須靠自己克服、操作、體驗、挑戰,超出平日能力、

習慣和經驗值的旅行,就是壯遊。

 「以壯遊的方式認識台灣,能讓年輕人思索生命的得失,面對自己,

發掘興趣,想想未來的人生是否有不同的風貌。」王昱婷也道出壯遊活動的重要性。


     去年底,青輔會舉辦了壯遊台灣計畫的甄選活動;

個人組入選者中,72 年次的曾琡清,畢業於北一女、台大國企系,

去年12 月被外商金融公司裁員,剛失業的她為自己擬了一個

「從失敗中尋找自己」的提案獲選,並已在2 月領先其他入選者,完成壯遊。


     在16 天內,曾琡清造訪彰化鹿港、台南菁寮村、高雄旗山、

美濃及蘭嶼,透過與鄉紳耆老的對話,重新思索人生與工作的意義。


     「每次選擇時,我缺乏那樣的自信,是要選『想要的』?還是『應該的』?」

愛好藝文創作的她,總是依循世俗的價值,選擇念商科而非語文學系,

投身金融產業而非媒體工作;但壯遊歸來,這回,她決定要順從自己的心,

3 月開始進入愛樂電台服務。王昱婷認為,曾琡清壯遊台灣的題目與結果,深具意義。


出發,為自己埋下一顆種子

     國內知名的自然生態旅遊作家劉克襄,

細數自己在25 歲、30 歲與35 歲時,曾分別展開人生的3 次壯遊

——年輕時的他好比切.格拉瓦,騎著野狼125每天從永和來回關渡沼澤區,

進行快一年的生態觀察,力促當局成立關渡保育公園。


     接著深感生態保育需要歷史的縱深,劉克襄一頭「壯」進中央圖書館,

挖掘出外人來台探險、黑面琵鷺等珍貴史料;

最後他在住家附近的小綠山水塘邊閉關3 年,對動植物甚至流浪狗,

無所不研究,引起民眾對於野狗的重視,還促成社區運動,

保留了郊區綠地,使建商另覓他址進行開發。


     「壯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年輕人才有那個本錢。

而且我50 歲了,在我那個年代哪有人在壯遊?每個人都忙著為自己的生計打拚。」

劉克襄直呼現在的年輕人很幸運,因為壯遊的議題已被提出、被容許、被支持。


     眼看時下宅經濟當道,宅男宅女一大堆,劉克襄感慨,

上網可以認識全世界,但不夠深入,不夠真切。

「你沒看到關渡的美景,在沼澤區等候鳥等到快睡著,

也沒動手割抓鳥的網子,你的手不會發抖。

只有摸到那個草,聞到空氣的味道,你才會有感動。」


     他提議,大學不一定要讀4 年,應該開設課程,讓學生休學去壯遊,

認識鄉土、開拓眼界。他對壯遊的定義更寬,

認為到台灣各地弱勢的社區去服役、奉獻自己,

甚至去誠品幫忙包書當志工,也是一種壯遊方式。

平時,他便經常鼓勵就讀東海大學歷史系的兒子,參與農夫市集的活動。


     「壯遊是要尋找自己,社會參與是意外帶來的,一生一定要有這樣成長的儀式。」

劉克襄堅信。趁著人的感受力與可塑性,在青年時期達到最高峰,

踏出生活的常軌,走出自己的侷限,埋下一顆改變的種子,

也累積一生的養分,就是送給自己最佳的「成年禮」。

而藉由觀察在台灣這同一塊土地上,相近的社會脈絡底下,

他人的工作與生活,應是最能映照、探索自己的方式。


     一生至少一次的壯遊,你,準備出發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