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後,村上龍又一部毒舌派人生箴言散文集!
擁有興趣是沒有用的,真正的充實感只存在於「工作」中?!
對於創作者而言,重要的是持續創作更高品質的「眾多作品」,
創作出「巔峰之作」這種話只是謊言?!
「熱情」是個奇怪的字眼?!是個陷阱?!
工作上真正有用的人脈,是「不堪一擊」的朋友關係?!……
村上龍說,當你的人生遇到瓶頸時,不妨看一看《興趣無用論》,
對於工作、對於學業、對於感情、對於生活、對於未來的目標……
你會產生另一種層面的解讀,並且──豁.然.開.朗!
新書內容搶先看:
興趣無用論
放眼你我身邊,報章雜誌無不以愛好者或初學者為對象,
介紹各種興趣的資訊,像是手工藝、爬山、園藝、電腦、
烹飪、運動、飼養和訓練寵物等。有興趣並不是壞事。
但是,興趣基本上是老人家的玩意兒。對它愛不釋手、
埋首於某項興趣的孩子或年輕人,遲早會自然地以那項興趣為職志。
不論就好的層面或壞的層面來說,老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包括獲得的知識或技術,以及資產和人脈等,他們自然會想要守護那些。
所以往往會避免刻意且魯莽地擴大自己的世界,接觸陌生的環境或其他人。
我沒有興趣。小說不用說,拍攝電影、製作古巴音樂、
編輯發行電子郵件雜誌、產生金錢交易、簽約和批判等行為也都是為了「工作」。
閒暇之餘,我會去遛狗、到健身房游泳、在國外度假飯店的游泳畔
讀書或做Spa消除疲勞,但那些實在不算是興趣。
如今充斥四周的「興趣」,一定存在那個人所屬的團體內部,
高尚且盡善盡美。它不會讓人實際地重新思考,時而改變思考方式或生活方式。
所以,在興趣的世界裡沒有威脅自己的事物,相對地,
不會遇見或發現撼動人生的事物,也沒有令心神為之一振,
提升心靈的失望、歡喜和興奮。真正的成就感和充實感存在於伴隨大量成本、
風險和危機感的行為之中,經常和失意與絕望是連體嬰。
換句話說,那些只存在我們的「工作」之中。
動機與希望
不管是自己的動機,或者是屬下或整個團隊的動機,為了鼓舞士氣,
就必須找出工作中的「意義」。如果不能從工作和企劃案中找出某種意義,
就算有高額的報酬,恐怕也很難提升、維持動機。但是,
要從工作中找出意義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時候,動機這兩個字並不存在。從傑出官員、
員工到集體就業的國中畢業勞工,任誰都認為工作是天經地義的事,
「附加動機」這種概念是多餘的。因為糧食、住宅、醫療,
幾乎所有資源都缺乏,所以如果不拚命工作就無法過活。
再者,如果拚命工作,公司就會保證給予相對的報酬、加薪和升遷。
而且,心裡會覺得自己對於日本的東山再起和景氣復甦貢獻了一己之力。
但諷刺的是,動機這兩個字廣為人用、在人心中根深柢固,
是在許多新進員工進公司後不久就離職,尼特族變成話題,
人稱自由工作者的非正職員工劇增的時候。為何非工作不可呢?
為何非念書不可呢?孩子和年輕人開始發出這種疑問的時候,
人們開始使用動機這兩個字。換句話說,脫離貧困、發展成熟的日本社會,
在無法告訴孩子和年輕人念書和工作的意義的時代,動機變成了一般性的概念。
動機這個概念必須和希望扯上關係。完成那項工作,
能夠替自己、家人、同事和公司拓展更美好的未來,如果沒有那種確信,
就無法產生動機。所以,在做某項工作的時候,不可能有訣竅用來提升、
維持自己、同事和屬下的動機。如果不積極地從那項工作或企劃案發現意義,
以私下溝通的方式正確地傳達那件事,並且從中產生希望,
動機這兩個字就會淪為一文不值的咒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