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封信超越自我,登上巔峰
蘇格拉底說:「當我要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時,
內心都會出現叫我不要做的聲音。」
這個聲音通常翻譯為「精靈」,
這個精靈只說「不」,卻不說「是」。
也是孟子說的「良知良能」。
有時候,明明知道愛上那個人是個錯誤,
卻還是死心塌地的愛了,
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好的,
卻還是執迷不悟的做了,
有時候,明明知道他永遠不會愛你,
卻還是習慣性的打電話給他了。
~~愛的模樣
網路上流傳這麼一段〈愛的模樣〉,姑且不論斷這是不是真愛?
或值不值得愛?你經驗過主角的矛盾、掙扎嗎?
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奶奶問:「雞肉好吃嗎?」明明覺得難吃卻得說:
「奶奶煮的雞好好吃!」考試成績一塌糊塗,心情跌到谷底,只想躲進房間,
卻不能先回家,還要周旋於爺爺奶奶及長輩中,保持微笑,禮貌回答問話。
這樣心口不一,是禮儀?還是說謊?我不能隨心所欲做我自己嗎?
與同學起衝突,他罵我三字經,我也回罵,握拳縮手就要揮拳,
心裡突然閃過媽媽的影像,緊握顫慄的拳頭再罵兩句,憤憤不平的調頭離開。
導師每次都盯我遲到、勸我多用功,明知自己不對,導師也是為我好,
但為什麼每次總令我不爽到暴?不頂兩句也要擺臭臉!
情緒與理性常常對立,該壓抑情緒以屈就理性?或情緒也該有適當出口?
月考到了,就是不想念書;一開電腦就掛在網上下不來;明知數學課很重要,
手機的 game卻讓我停不下來;作業、報告一大堆,提不起勁……。
我的意志是不是太薄弱了?不過同學好像都跟我差不多,人都是這樣嗎?
究竟人性是怎麼一回事?我能掌握我自己嗎?
古希臘戴爾菲神殿上有兩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古希臘是西方哲學的源頭,「認識你自己」常被引為哲學的第一個問題,
以認識自我作為哲學思考的起點;凡事勿過度,意謂有節制自我、掌握自我的能力。
然而人生並不應該以此為終極目標,能否實現自我,
進而超越自我,甚至超凡入聖,為人類文化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認識人性
要認識自己,宜先了解人性。人性是善?是惡?或無善無惡?
自古有很多論戰,於此暫不細論,只略談儒家與蘇格拉底的主張。
孟子以人見到將落入井的小孩,無不自然升起怵惕惻隱之心,
說明人人有善端,善端就如種子,妥善照料才能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那是人性的實現。人應該開展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
是非之心的四端,可以成為仁、義、禮、智的四個善心。
人不斷地培養善心、培養正氣,遵循良知良能,人人皆可以達到堯舜的境界。
人所以為惡,乃因為人不順著已「內建」的四個善端,
再加上放縱於欲望、外在環境等影響,亡失本心而不自知。
或許你不禁要問:「有人為非作歹毫無愧疚、羞恥,哪有所謂的良知呢?」
孟子以牛山濯濯為例,牛山本是鬱鬱蔥蔥,只因被人日日大量砍伐,
接著又放牧牛羊,怎麼不光禿禿呢?但是光禿禿不是牛山的本來面貌呀!
就如同泯滅良知做惡,亦非人的本性!
宰我不接受當時為父母守喪三年的禮制,以為一年就夠了,
以此問孔子,孔子反問:「父母去世,三年中你吃美食,穿華服,心安嗎?」
宰我回答:「安呀!」孔子說:「你既然覺得心安,就去做吧!」
此處的心安或不安,即是良知在作用。
蘇格拉底受審判時說:「年輕時我就有一特別現象,
當我要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時,內心都會出現叫我不要做的聲音。」
蘇格拉底稱這個聲音為代蒙(Daimon),通常翻譯為「精靈」。
這個精靈只說「不」,卻不說「是」。這個只說不的精靈,正是孔子說的「不安」,
也是孟子標舉的「惻隱之心」,可見人類的智慧,東西方的文化是會通的。
所以我以為人性是有善種子,但不是已經「實現」的善,
而是得再加以「保養、升級」(upgrade)的,需要後天的努力。
「良知」的顯現即在於「不安」,「不安」可以作為行為的判準。
當你猶豫該不該做這件事時,先冷靜下來,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再決定;如果你三更半夜為自己白天的行為、言語感到「不安」,
第二天一早就該改過,或向人道歉。大哲人教我們的人生功課乃是修養真誠的心,
遵循良心的指引,就是真誠的對待自己──活出自我。
認識自我
你接受這樣的人性觀嗎?不論你是否同意,建議你多探索人性的本質,
因為認識人性就是「認識你自己」與所有人共同的本性,屬於人的普遍性。
你的人性觀與人生觀、宇宙觀互有交集,彼此牽連,它們是決定你生命情調、
人生方向與價值的重要關鍵,也是決定你認識「個別的自己」的角度,屬於人的特殊性。
「認識你自己」的另一個部分,該是我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我有獨特性嗎?或者世上有我也不嫌多,沒有我也不嫌少?我能自主嗎?
哲學家因著不同的思想體系對「我」自有不同解釋,
如何「認識你自己」也有南轅北轍的進路,然而「內省」卻是共通的方法。
現代物質的發達史上空前,人遂沉溺物質中,重視物質價值,
輕忽精神價值,心神外馳,往外追求,不知向內觀照自我。古希臘哲人泰利斯說:
「人生最困難的事乃是認識自己。」不向內心探尋的人更難認識自己。
蘇格拉底強調「未經過檢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
曾子每天檢視自己:「為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傳不習乎?」
然而曾子只反省這三件嗎?蘇格拉底雖未明確說明檢視什麼,
但是由其生平事蹟及學說可推測,他必定事事檢視,曾子亦然。
孟子對檢視自己有很精彩的主張,一般人遇他人以橫逆待我,多反擊回應,
然而孟子必反躬自省:「我一定未以仁存心,未以禮敬人。」
反省得知自己是心中存仁,用禮敬人,但是橫逆還是來,孟子再反省:
「我必未盡全力行仁敬禮。」孟子是徹底地自我反省與實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