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溝通風格可分為親和型、表現型、分析型及駕馭型等四種。
 
親和型的人,呈現出來的態度是合作、支持別人、給人溫暖,
其給人的印象是誠懇,個性優點是有耐心,對於組織相當的忠誠。

 

表現型的人個性率真、外向,具熱誠感染力,說服力強,喜歡有趣的事。

 

分析型的人個性則較為嚴肅,一絲不苟,而且謹慎小心,

作事情按步就班,分析推理力強是其特點。

 

駕馭型則個性獨立,坦率、果決、實際且講求效率,許多企業主管的風格以這類型居多。

 

許多朋友對此感到好奇,常與筆者討論現今的許多企業家,

究竟誰是屬於什麼樣的風格?希望藉此找到一些共通的特質,

以分析許多企業主的決策行為。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根據個人的理解,大部分的人四種風格都有,只是哪個風格表現比較凸顯而已。

 

例如Apple的掌門人Steve Jobs,瞭解其在企業內行事作風的人,

可能會認為其是駕馭型,因為其管理公司或訓誡屬下時滿有想法

(大部分的老闆都有明顯的駕馭型溝通風格,只是局外人平常沒有機會看到這些面向)。

但在對大眾或客戶時,他的整體表現則較屬於表現型。

也表示說,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或面對的溝通對象不一樣時,

溝通風格可能會有所改變;而且觀察的角度不同,其溝通風格也可能不同。

 

若真的要歸類不同企業家的溝通風格,或許可以從他的一些想法

與發言來分析其可能的類型,以下是筆者粗淺的觀察:

 

首先是親和型的企業家: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可為代表,

他的幸福企業理念,是大家所欽羨的。他曾經提醒年輕人,

「跌倒了不必急著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

教誨提攜的心情溢於言表。

 

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愿也有如此的形象,他最親和經典的話語是統一的經營理念,

「三好一公道」,即品質好、 服務好、信用好、價錢公道。

 

表現型的企業家則如Steve Jobs,他曾提及人生的願景: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裕隆集團的嚴凱泰亦為此型的代表,

他曾說過:「如果不能要求自己完美,又怎能要求別人完美?」

 

前IBM的總裁Lou Gerstner 可以歸類為分析型的企業家,他曾說:

「要是大象會跳舞,那麼螞蟻最好離開舞池」;國內的聯發科董事長

蔡明介亦屬此類型,他最有名的論述為:「今日山寨、明日主流」。

 

駕馭型則許多企業家都是此類,如:前Intel CEO Andy Grove,

他不斷強調,「唯偏執狂得以倖存」;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亦是類似的風格,

他指出「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透過以上對各類型溝通風格的說明,希望可以讓讀者更能掌握溝通風格的特質,

進而瞭解溝通對象可能的態度與思考表達方式,以及其所喜好的互動模式與情境,

而作必要的彈性因應,以提高溝通的成效。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經濟日報/作者詹文男/201007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0213 的頭像
    carol0213

    對自己的過去,一笑置之;對於現在,笑容可掬;對於未來,請微笑以待。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