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穩賺不賠的投資真經?永久投資組合基金(Permanent Portfolio)或許知道答案。
該公司利用股票、債券、黃金和現金等四大資產配置,
成功挺過金融海嘯衝擊,績效一路打敗大盤。
永久投資組合基金1982年推出以來,一直是規模5,000萬美元
左右的小型基金,2007年身價開始暴漲,首度突破10億美元,
隔年資產規模增加逾一倍至34億美元,去年更膨脹至50億美。
基金業者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資料顯示,單是今年8月
該基金就吸金3.27億美元,相當於過去25年流入的金額,如今
該基金的規模已突破76億美元。
投資人熱烈追捧反映永久投資組合基金優越的績效。2008年標
準普爾500指數(S&P)受金融風暴衝擊重挫37%,同期永久投
資組合基金只下跌8.4%;今年來該基金上漲6%,漲幅超越S&P500指數的2.3%。
這檔基金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是採用投資策略大師布朗(Harry Browne)
四管齊下的投資策略,也就是在基金組合中各配置25%的股票、
債券、黃金和現金,並逐年檢視績效,一旦任一項資產的比重跌到
低於15%或漲到超過35%,就得買進或賣出,調整至原先水準。
曾任投資顧問和自由黨總統候選人的布朗,宣稱這個投資組合
「刀槍不入」,可確保投資人一輩子持盈保泰,在任何市況下
都不會遭受損失。Efficient Frontier投顧公司分析師伯恩斯坦
指出,過去十年間黃金和債券表現亮眼,是永久投資組合基金
績效超越股市的主因。
永久投資組合基金在2003年由曾任公共會計師的庫吉諾
(Michael Cuggino)接手管理,投資組合的標的和比重也有
所調整。
庫吉諾把白銀和瑞士法郎等納入資產配置,股票比重拉高至
30%,現金和美國公債合計比重則降至35%。
這些改變反映出市況動盪下新的投資思維。伯恩斯坦表示,
當年布朗提出四管齊下的投資策略,是因為黃金和其他硬資產在
1970年代末價值被高估,希望藉買進股票和債券分散風險。
但如今投資人卻希望透過永久投資組合基金投資黃金和其他熱門資產,以分散股市風險。
庫吉諾說:「投資環境可能一夕間丕變,黃金隨時可能不再是理想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們才把黃金的投資比重降至20%。」
【2010/09/19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