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了解決國人保險額度過低的問題,金管會打算從銀行保險著手,

將規定銀行保險通路所銷售的保障型商品,必須占所有商品的三到四成。

 

所謂的保障型商品,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年金險等,金管會還在研議明確的範圍。

未來銀行向民眾推銷保險商品時,將不會再注重儲蓄險、

投資型保單等,可能會特別介紹保費相對便宜的純保障型險種。

對民眾來說,買這類保單較容易滿足高保險保障的需求。

銀行保險已成為國人購買保險商品最重要的通路,

近幾年的新契約保費中,大約有六到七成,是來自銀行通路。

保險公司旗下業務員所銷售的商品,其保費收入僅占三到四成。

不過,銀行推銷給民眾的保險商品,絕大部分是「類定存保單」,

例如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等。因為這種類定存保單主要是

吸收定存族的存款,儲蓄意味濃厚,大部分民眾所購買的保額都不高。

金管會推動提高國人保險保障的政策,多年來成效不彰。

依據統計,98年壽險業保險給付中,死亡給付金額共647億元,

給付人數共計為11.75萬人。就台閩地區98年死亡人數共14.35萬人來算,

約82%的死亡者家屬可以得到保險給付,但平均領到的保險理賠金只有55萬元。

金管會表示,在95年時,家屬可以領到的保險給付金額,

平均為60萬元,這幾年每況愈下。顯示民眾的保險保障額度愈來愈低。

在所有險種中,最具有保障概念的,就屬於「定期壽險」。

不過,定期壽險並不受民眾青睞。依據金管會統計,去年1 月到11月,

定期壽險的保費收入僅占個人壽險保費收入的3.14%;

在件數部分,也僅占4.51%,顯示民眾對重視保障的投保概念仍然缺乏。

金管會決定從銀行保險著手,將強制要求,銀行通路所銷售的保險商品中,

要有一定的比重,是屬於純保障型的險種。

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表示,到底比重要訂在多少,還在研議中。

金管會表示,定期壽險具有商品結構簡單、保費相對便宜的優點,

適合經濟不寬裕、卻有高保障需求、或所得有限的社會新鮮人購買,

等到經濟較寬裕時,可以再依照個人規劃增購終身壽險、

年金保險、儲蓄型保險或投資型保單,以獲得完善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0213 的頭像
    carol0213

    對自己的過去,一笑置之;對於現在,笑容可掬;對於未來,請微笑以待。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