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歐債危機到美債降等風暴,全球金融再出現動盪情勢,經濟與金融的變局亦隱約浮現。

此時,又有不少國外媒體報導,不但希望中國能再次扮演「救世主」角色,

更提出人民幣取代美元的想法。不過,一連串的國際金融變局後,固然讓美元下沉,

人民幣上升趨勢確定且難擋,但衡諸現實,

 

數十年內,恐怕仍難有可取代美元地位的貨幣出現。

一個國家的貨幣,不僅是主權的象徵,其在全球的

地位,更是國家國力與經濟實力的表徵。前美國國務

卿季辛吉說過:「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貨幣的重要性與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這半世紀以來,

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都是活在一個「美元本位制」中;美國也非常善用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

貿易清算貨幣的地位,獲取各種政治、經濟及外交利益。

隨著大陸經濟實力上升,人民幣的重要性必然隨之提升;大陸近年陸續與其它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

與鄰國簽訂邊境本幣結算協定,日前,東協加六集團也同意,研擬推動在區域貿易多用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的「能見度」與重要性日增;未來,必然能成為最重要的區域貨幣。

但如要談人民幣是否能取代美元,成為「國際準備貨幣」,卻仍大有疑問。人民幣要能取代美元,

第一個應先看兩國的「量」─即經濟實力的問題。美國在二次大戰後的布列頓森林體系中

,所以能成為各方認可的國際準備貨幣,最重要的是美國在十九世紀末,就已是全球最大經濟體;

二戰後,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甚至占全球GDP的四成多。即使後來歐、日經濟體復興,

今日又有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壯大的挑戰,但美國每年十四兆餘美元的GDP,仍占全球的二成以上,

穩居一哥地位。排名第二的大陸,五兆餘美元的GDP,與美國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第二再看「質」的問題。即使真如許多智庫、經濟學家的預測,大陸在二○三○年超越美國,

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或是更樂觀的估計,把人民幣升值因素納入,預估二○二○年大陸就超越美國;

但重點是美、中GDP的「質」還是不同。大陸是由十三、四億人創造出的GDP,

但美國則是由三億多人創造出;比起平均國民所得,大陸仍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

。更何況,美國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業等各方面,仍領先全球。

以整體國力而言,大陸固然有可能如預測般的在GDP總量超越美國,但是否可能在十到廿年就能在

「質」方面超越美國,不無疑問。證諸過去歷史,量的增加容易,質的提升較難,美國在GDP總量超越

英國再半世紀後,才能在科技、創新、人才、教育…等各方面全面超越英國,成為「質量俱佳」的第一強國。


第三點則是看「勢」。未來一、二十年內,雖然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但歐美先進國家仍將有舉足輕重實力。即使大陸經濟實力屆時在質與量上都已可與美國並駕齊驅,

但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經濟體,仍不可能坦然接受揚棄美元,改以人民幣為國際準備貨幣。

以大陸為首的新興經濟體,一來加總實力仍不可能超越歐美先進國家,二來,新興經濟體內仍有矛盾;

例如,印度與中國的地緣政治問題一直未解決,印度大概很難去「挺」人民幣;巴西雖然近年在

「金磚五國會議」中與大陸來往密切,但傳統上巴西仍屬美國勢力範圍,俄羅斯也必不樂見大陸因

「貨幣升等」而國力更強。算算挺人民幣的「勢」恐怕仍難敵美元。

也許,從過去的歷史,可以稍微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美國在一八七二年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但英磅一直還是最主要的貨幣;即使一次大戰後,英國成為淨債務國,英磅實力下滑,但一直到一九二八年時,

全球的貨幣準備中,英磅還是比美元高出一倍多。一九三一年,英國放棄金本位制,美元終於取代英磅。

但也要到二戰後的布列頓森林體系,才確立美元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從英國衰落到英磅完全被替代,

花了一甲子以上的時間。

人民幣如真要取代美元,又該花多少時間?二、三十年內大概不易看到吧

【2011-08-22 01:01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0213 的頭像
    carol0213

    對自己的過去,一笑置之;對於現在,笑容可掬;對於未來,請微笑以待。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