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以考試為目的,強調背誦與記憶;但職場要求的學習是,如何應用所學來解決問題、
邏輯思考和發揮創意,重視的是活用。也因此,學習的首要之務在於,釐清學習目的與方法,
避免在花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後,落得白忙一場。
「你還記得高中或大學時讀過的東西嗎?」《這樣學習,一生受用》作者鐮田浩毅在
書中第一章開始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的答案,是不是和絕大多數人的回答一樣:「忘了。」
曾經花過那麼多時間、付出那麼多努力,但從考試結束那一刻起,累積的知識自此一點一滴地流失,
當年倒背如流的東西,如今卻只剩一些破碎的片段,也難怪很多人(包括許多在校成績優異的人)
都曾感慨過,「上大學後變笨了」「人生英語最厲害的時候,就是聯考前」。
學校教育的目的:通過考試
為什麼會這樣?《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作者李時炯分析,因為以學校的立場來說,
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是必須「成果明確」,尤其是考試成績必須在短期內達到明顯成效;
再加上考試範圍通常不會超過教科書以外的內容,所以就透過填鴨和死記的方式,以便讓學生能在短期內一決勝負。
在這種制度與思維之下,學校教給學生的學習模式,就是「如何在一個框架內,
盡可能學習特定的有限知識」;而學生所慣用的知識使用模式,則是致力於
「如何在短時間內背下最多東西,然後在考試上傾力倒出」。也因此,學生就算學了很多,
卻未曾思索過「這些知識該怎麼使用」「自己為什麼需要知道」「學會了能給我人生什麼樣的幫助」
等關鍵問題,導致無法學以致用。
等到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後,許多人還是沿用這套「應付式學習」模式(因為也只知道這種學習法),
來面對職場上對於自我能力提升的需求。
例如,求職時規定要附多益(TOEIC)成績,就卯起勁來補英文,一旦考過,英語能力
又從顛峰一路下滑。然而,公司要員工學英語,並不是為了那張文憑,而是希望他們能與外國客戶順利地溝通。
當學習的方法與目標都錯,學習當然不會有效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工作者常感覺「學習好難」、
每每花了大錢、花了時間,卻總落得白忙一場的原因。
職場學習的目的:活用知識
問題的本源,出在學習者於對「學習成果」認知的差異。職場上要求的學習成果和學校截然不同,
職場重視的是「如何使用知識」,注重員工如何應用所學來解決問題、邏輯思考和創意發想,
因此光會背誦是沒用的,能將知識活用在工作上,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方法不對,學什麼都沒用》作者竹中藏平指出,必須拋棄以往
「學生應付考試」的學習心態,重新學習「成人的學習」。
第一步,就是認知工作者學習的最重要目的:提升現在的你。竹中將可供學習的各種知識領域,分為兩大類:
1.養成個人的專業:
學習做為在人生戰場上脫穎而出的武器。例如,金融人員必須學習最先進的金融財務工程;
為了深究經營管理方法,因此攻讀MBA。
2.培養做人處事的能力:
養成連結人與人的智慧。例如,在社交場合中與人談論音樂、文學、美食或紅酒等,
透過深化涵養與常識,鍛鍊成年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元素與個人嗜好。
「理解到『自己現在想學什麼』,是成人學習最重要的事,」竹中強調,唯有了解自己為何要學、
學了又能怎麼用,學習者才有持續與精進的動力。若只是出於「應付考試」或「滿足虛榮」
的學習,不僅不會積極,也難看見效果。
而這種學習認知的改變──亦即從應付考試、別人教我們應該學什麼比較好的「被動學習」,
轉換為提升自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的「主動學習」──也是決定了一個人學習能否有成的關鍵。
在變化快速的現在,許多人無不想多學點東西,但若不懂得改變自身學習模式,
終究只會愈學愈無成,陷入「學不會」「學不好」或「亂亂學」的無間地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