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失業率高,但很多薪水不差的產業卻嚴重缺工。以「求供比」來看,新鮮人求職偏愛旅遊休閒、行政總務及餐飲服務業;最缺工的則為美容美髮業、客服業及業務銷售類。
 
知名餐飲業每年辦托盤大賽,刺激餐飲人才培養並招募新人。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四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也點出就業市場兩大問題:黑手等基礎技術工作大缺工;而造就很多企業家、高階主管的業務員工作也少有人願意投入。

中階人才過剩了

政府官員指出,台灣青年失業率高的癥結在於勞動市場供需失衡,雇主開出職缺和求職者期待職務落差大。

勞委會前主委王如玄也曾說,台灣人力問題在於「中階人才」過剩;因技、專高職大量升等至高教體系,產出中階人才,但基層技工和高階國際人才卻大缺工。

台灣求職市場,美容美髮業正面臨缺工的困境。 記者陳正興╱攝影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則認為,低技術、高勞力產業已不符年輕人求職期待。政府應從「就業需求」源頭下手,訂定明確產業政策,才能根本解決青年失業問題。

想像失衡常轉職

勞委會職訓局基層的就業服務員普遍發現,遭遇求職問題的青年求職者,其中有很大比率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另外就是對想從事的行業「想像失衡」。

例如近幾年媒體常報導餐飲業年終獎金高,所以一堆人想找這類工作,但這類工作大多有城鄉差距、工時長、休息時間零散,別人休假通常也是餐飲最忙的時候,所以這類職缺流動率也非常高,顯示很多人在這行業來來去去。

一○四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產業徵才需求前三名職務為:業務、包裝作業員、門市店員;

青年求職需求前三名職務分別為:門市店員、餐飲服務員及行政助理。

職涯路徑太類似

陳力孑從中觀察到另一青年求職常見問題:青年不只學歷、履歷趨向「同質化」,

就連「職涯路徑」也高度相似:挑門檻不高的工作做,但產業界需求量最大的業務工作卻乏人問津。

陳力孑說,業務銷售類工作「求供比」高達八點六,即平均一位應徵業務者,

可獲得八點六個工作機會,但願應徵的新鮮人卻很少。

他認為,問題在於新鮮人和父母都對業務有錯誤認知,覺得業務很辛苦,一定要跟別人喝酒博感情。

實際上,業務主要工作是協助公司開拓產品與銷售,應酬喝酒只是建立人脈關係的選項之一,

並非全部,如果因錯誤認知而選擇不走業務一職,「反而是壓抑職涯發展」。

軟硬實力都要有

本身是業務出身的陳力孑建議,新鮮人選擇第一份工作時,不要排斥從業務工作開始探索職涯,

「因為業務不但是了解產業上下游關係的關鍵職務,也是未來擠身管理團隊必經的重要職務訓練」。

同為業務出身的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也說,知識、技能等「硬功夫」雖重要,但真正在職涯路上受用無窮的,

是態度、溝通、人際關係等「軟實力」。業務工作,正是培養軟實力的好選擇。 

圖╱聯合報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