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八年級生,生長在優渥的環境下,加上家庭成員稀少,男生通常成了小皇帝、女生則是掌上明珠,「吃苦」對這個世代來講,是很難得的經驗。
 
最近兒子要去當兵,為人母親的我,心中難免有一絲牽掛與不捨,也出現擔憂的心情,
但我告訴自己,這是兒子這輩子唯一吃苦的機會,所以應該正面看待。的確,現在的孩子哪有什麼吃苦的機會,
凡事爸媽都打點好、幫忙設想周到,孩子,似乎就只要想辦法開心過日子就行!

但這其實很扭曲,每個人本來就該為自己鋪路,而由自己鋪的路,走起來才會踏實。

回想阿嬤輩的人生,那是想盡方法「周全家庭」的一生,所有打拚的目標都是為家庭、為小孩,很少為自己。

來到我們這一代,我們打拚的目標有家庭,但把自己也包括進去了。所以,我們的人生算得上精彩,

白手起家是我們這一代的人生體驗。至於下一代,從小吃香喝辣,父母親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書念好。

彷彿只要把書念好,其他事情都無關緊要,家事可做可不做,於是多數的七、八年級生,生活能力有待加強。 

對這群Y世代來說,打拚的目標,大概重點都是在自己的「想要」上,想要一支酷炫的智慧型手機,

如果父母不給,那就自行去打工吧!也就是還沒領到錢,會先想好怎麼花錢,既然如此,當然不可能存錢啦!

手機、名牌包、手表、演唱會(最好是搖滾區的)門票…樣樣「想要」無一不是為了滿足自己。

或許是同儕間的比較心,也或許是社會的整體氛圍,反正自己最大。這其實沒有對錯,

就是生長環境不同、社會價值觀不同,所形成的世代族群面貌。

我有一個親戚,就是很好的例子。從小不知愁滋味、更不識窮滋味,無憂無慮的,什麼叫煩惱,無從理解起,

一直到結婚後,才開始體悟什麼叫做經濟壓力。說來也蠻好命的,但想要永遠好命,到了某個階段還是得自己靠自己。

就理財面來看,七、八年級生還真的算是贏在起跑點。因為父母輩多半會為子女規畫保險,

就算部分得自己加買,也已經比起我們這一輩、父母全然沒有協助做保險規畫輕鬆許多。 

另外,父母有幫孩子準備教育金的想法,所以孩子想念書,絕對不成問題,辛苦半工半讀的情況有,

但一定不如我們四、五年級生必須背負自己學費,又背負家庭開銷的壓力來得大。

加上現代的父母多半不會要求孩子賺錢要拿回家,所以如果是住在家裡的年輕一代,賺的錢等於都是自己的。

當大家熱炒22K的議題時,雖然22K或與現實物價有所落差,但我也不覺得22K真有這麼少、這麼難用。

記得我的第一份薪水不到10K,我必須打理房租還有一切的生活開銷,還要寄錢回家,

但也是撐過來了。10K可以做這麼多的分配,22K難道不行嗎?我想最大的差異在於,

當時的環境單純,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消費誘惑,但現在確實不大一樣,手機上網費用、

唱唱KTV的娛樂費用、三不五時還要揪好友去旅遊玩樂一下的開銷,這樣,22K自然很難生活了。 

但如果去除掉這些非必要開銷,就算月領22K,我相信還是有餘錢可以理財,終究七、八年級生的最大優勢在於負擔少,

如果爸媽留有房子,那壓力更是大減,未來也就只需要為子女教育金與退休金打拚了。

(作者是投資專業老師,本專欄隔周四刊登) 

【經濟日報/蕭碧燕/201306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0213 的頭像
    carol0213

    對自己的過去,一笑置之;對於現在,笑容可掬;對於未來,請微笑以待。

    carol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