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強大天然資源的巴西及世界第二軟體大國的印度
在經歷百年難遇的經濟危機後,以其獨特的硬底子和軟實力,再度燃起投資金磚的經濟旋風。
巴西印度兩國亮眼的表現,其中兩國領導人魯拉總統及辛格總理可是帶領這股旋風的靈魂人物。
全球最受歡迎的領導人-巴西之子魯拉
巴西總統魯拉的任期雖到了最後一年,但是在他執政七年多以來的時間,
魯拉帶領著巴西從『草食恐龍』變成了『美洲雄獅』,不僅以傲人的經濟成績,
帶領巴西安然度過了3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一躍成為全球第十大經濟體,
還打算要貸款給當年逼得巴西走投無路的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創下『南美第一』
使巴西成為2014年世界盃足球和2016年奧運會兩項國際大型賽事的主辦國。
這位曾以80%人民滿意度被媒體稱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領導人」的巴西之子究竟有什麼魅力?
從擦鞋童到總統之路
記得首次宣誓就職時就說出:「我們無法容忍當社會某些人每天可以吃5頓飯時,
有些在社會底層的人卻5天沒飯吃。」的魯拉,實際上也曾是社會底層中的一員。
出生於1945年貧農家庭的魯拉,只上過五年的小學,3歲就在街頭擦鞋;
或許正因為對於貧窮有著深刻的體會,使這位『平民總統』上任後便以『脫貧』為經濟政策的主軸,
主張改變使巴西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建立以推動社會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模式,
通過降低利率、稅制改革、增加出口、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等措施恢復經濟增長,並減少對外資的依賴。
並大力解決就業、教育、衛生、住房、社會治安和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
他的努力使得巴西的國家負債比例從他初掌政權時的55%降為35%;
通脹也從12%降到現在的4.5%,出口額翻了四倍,將巴西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南美第一大國。
三朝元老 印度經濟改革的設計師- 辛格
相對於平民出身的魯拉,溫文儒雅的印度總理辛格則像是資優生,是個擁有顯赫學經歷的經濟學家。
於2004年出任印度總理的辛格,在從政之前是印度著名的經濟學者,
早年曾在英國的康橋和牛津大學學習經濟,並先後在牛津大學和著名的德�婺g濟學院任教
。從70年代初開始,他逐步進入政界,先後在英.甘地、拉.甘地和拉奧三屆國大黨政府裡,
經了政府所有與經濟和財政有關的高層職務,對印度經濟環境的瞭解,無人能出其右。
1991年印度爆發經濟危機,當時印度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
外匯儲備僅剩下大約10億美元,大概只能維持兩個星期的進口,辛格臨危任命為財政部長,
正式展現經濟長才;他宣佈放棄中央計畫經濟,在實施緊縮計劃的同時實行開放經濟的改革
。從此,他為印度經濟改革找準了方向,將印度經濟發展帶向現代化和自由化,
成為印度經濟改革的設計師,也為印度開創了經濟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奠定了印度今日能夠在國際舞臺上躍居「金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