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國內肝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平均每年新增一萬多名患者,分析健保資料庫卻發現, 用在肝癌患者的健保費用相當少,平均每年每人不到一萬元; 在前五大癌症中,更是唯一未提供健保給付標靶藥物的癌症。 為了保住罹患肝癌的先生性命,王太太不放棄治療,讓先服用標靶藥物(Sorafenib), 四個月花了70 多萬元。她無奈地說,一旦花完積蓄及退休金,就得賣房子了。 現任亞太肝病學會會長、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高嘉宏教授指出, 肝癌於早期無症狀,難以察覺,患者查覺癌變通常已到晚期, 出現黃疸、茶色尿等症狀出現時,患者平均只剩半年壽命; 而且晚期肝癌的化療、放療效果有限,只有標靶治療才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衛生署昨天核准肝癌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 適應症對象為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但不適合局部治療或 局部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高嘉宏表示,這對肝癌治療是一大突破, 但可惜健保未提供給付,標靶藥物幾乎是「看得到、吃不到」, 而且平均每10名晚期患者中,僅有二至三人有能力支付標靶藥物的費用, 其餘只能無奈地說「回家考慮看看」。 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資料庫分析報告顯示,肝癌與肺癌、 大腸直腸癌、乳癌、胃癌為國內前五大癌症,肝癌人數排第二位, 但藥物治療支出卻最少,每年用在每名肝癌患者身上的藥物費用上,不到一萬元。 |
全站熱搜